旧版回顾 | VPN登录 | ENGLISH
首页/课程简介/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成果展示/课程特色/教学录像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正文

第十二章 专题摄影的拍摄和编辑  

时间:[2018-04-23]  来源: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
第一节专题摄影的发展历史
一、专题摄影的定义
二、专题摄影的特点
三、专题摄影的诞生
四、专题摄影诞生的意义
五、《生活》画报的专题摄影
六、专题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专题摄影的拍摄和编辑
一、专题摄影拍摄过程的问题与对策二、专题摄影编辑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节专题摄影的发展历史
一、专题摄影的定义
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拍摄,采用多幅图片与文字结合,通过媒体进行传播的摄影形式。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想法,一种观念,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地点等等,范围十分宽泛,形式也很自由。但最重要的是图片通过某种形式组合,呈现在读者面前,任何一张照片都不再是单一的,它与其他照片和文字一起,构成一个整体。
二、专题摄影的特点
1,专题摄影由一组图片组成,必须有明确的主题,所有的照片以这个主题为中心连接起来并拓展开来。这种形式比单张的新闻图片表现主题更加深入,并且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
2,照片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结构起来,这种逻辑关系可以是按照时间,空间或者是事件,可以是纵向也可以是横向,但必须存在这样一种逻辑上的联系使一组照片形成一个整体。
3,专题摄影是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共同传播信息的摄影表现形式。
4,专题摄影的展现与传播已经不再是摄影者个人的问题,还关系到照片的图片编辑,平面设计师,甚至负责文字的记者。
三、专题摄影的诞生
1,照相制版法诞生之前的成组照片
2,照相制版法诞生之后,以摄影为主的画报开始发展
3,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专题摄影的进一步发展
四、专题摄影诞生的意义
作为深度报道形式的专题摄影的出现,进一步确立并巩固了新闻摄影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体上的地位,为现代受众提供了一种通过视觉传播全面、深入、完整地了解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生动活泼的新的新闻报道体裁。
五、《生活》画报的专题摄影
第一组完整的专题摄影诞生在德国,但是它的成熟与完善却在美国的《生活》画报。专题摄影与《生活》画报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它是《生活》杂志的招牌。
六、专题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专题摄影
2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专题摄影的发展
390年代中后期专题摄影的发展
第二节专题摄影的拍摄和编辑
一、专题摄影拍摄过程的问题与对策
专题摄影的拍摄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单幅照片的拍摄不同,要从一个整体上考虑。下面就专题摄影拍摄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对专题摄影的拍摄进行进一步解说。
1,题材的单调
2,切入点的问题
3,寻找适合的专题结构方式
1)、平行并列的结构方式
2)、以主题为中心展开
3)、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逻辑顺序
4,时空变化
5,文字说明
6,景别
二、专题摄影编辑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专题摄影的编辑不是被动的
2,要注意图文之间的配合
3,控制照片使用数量
4,专题摄影版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三部分:教学资料
1.案例:专题摄影不应淡出历史舞台
http://zjdaily.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37145/node233911/
node233929/userobject15ai2862241.html

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内平面媒体上,专题摄影曾经红火了一时。那时正赶上彩版印刷成为国内纸媒体的发展潮流,图片在这一潮流中挑起了大梁,读图时代就是在那个时候在国内被叫响了。然而,这一黄金时代只持续了大约3年左右。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纸媒体特别是报纸的运作更加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广告版面的空前膨胀和报纸信息量的激增严重打压了摄影专版的生存空间,专题摄影从此进入了寒冬
虽然读图时代并没有结束,甚至读者读图的时间总量还在增加,但持续读图的时间却已大大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图片在纸媒体上的功能被简单地看作是为了刺激感官和调剂视觉(美化版面)。纸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的跳跃式发展,使我们极为遗憾地错过了一次培育中国读者视觉文化的良机,也使平面媒体把抓眼球的重任和机遇拱手让给了电视媒体,使其相对于电子媒体的弱势和困境更加凸显。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专题摄影这一报道形式的本质、功能、价值、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从市场的丛林中为专题摄影找到一条生存发展的出路。
相关知识点:专题摄影的意义和发展。
案例讨论:为什么专题摄影不应淡出历史舞台?
案例点评:  
、专题摄影的本质特征
专题摄影是特稿(Feature)这一新闻体裁在摄影报道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与组图有重要区别:组图也是由多幅图片构成的摄影稿件,它通常仅仅围绕着事物本身就事论事,采取变换拍摄角度或是记录现场全面情况的方式进行报道,虽然组图的画面也比较丰富,但终究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一般不探究事物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而专题摄影一般表现的是四维空间,不仅有上的报道,还有一定深度和时间跨度;不仅可以对报道主体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映,还可以跨越时空表现事物的演进和变迁。
专题摄影的本质特征不是稿件的表现形式,而是拍摄手法、文化内涵和故事性。专题的拍摄手法尤其讲究形象生动,对典型细节的捕捉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几乎每幅画面都具有情节性(故事性)。对于优秀的专题摄影作品而言,构成专题的各个画面既具有内在结构性——需要置于整体的结构中加以理解,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鉴赏价值,每幅画面均能够传递较为丰富完整的信息。因此,从专题中抽出任何一张图片都不会成为难以使用的废片,每一张图片都具有独立使用并且反复利用的价值。这就是优秀专题摄影的最高境界,如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登载的专题,往往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二、专题摄影的人文价值、传播价值和市场价值
由于专题摄影具有文化内涵,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专题摄影无论是其报道形式还是报道内容的生命力都是长久的,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意义。它精心选择历史的典型性断面,让今人和后人用感同身受的方式阅读历史的年轮。
专题摄影采用讲故事娓娓道来的手法进行报道,因而在传播,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明显的易受性。它帮助读者用一种生动而深刻的方式和共通的情感来理解生活、理解世界、理解其他文化。新闻图片或消息报道满足的是人类知道的欲望,是生存的基本需要,而专题摄影满足的则是理解的欲望和关怀的欲望,是高质量精神生活的组成元素。
专题摄影既然具有广泛的人文价值和传播价值,那么必然具有市场价值。从目前来看,专题摄影的市场主要在海外,主要在杂志,虽然这一市场也度过了其最辉煌的时期,但这是一个成熟、稳定并且有着较高回报率的市场,市场需求是中长期的。即便是在高度商业化的西方社会,专题摄影仍然在图片市场上占据着一定份额,超过了新闻摄影。相比之下,中国的专题摄影市场现在并不景气,这主要是由国内媒体的发展道路和特点决定的。大部分国内报纸取消或压缩了摄影专版,报纸的同质化趋势仍在加剧,有特色的报纸并不多。因而,专题摄影稿件的国内市场需求极为有限。另外,由于国内图片市场不成熟、不规范,这类稿件的市场价格与其实际价值产生了严重背离,往往难以体现摄影师的劳动价值和稿件的社会价值。因而,许多有一定实力的专题摄影师都选择了走出去的策略,直接为海外的杂志或图片社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内的专题摄影市场更加疲软,展现在中国读者眼前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少。这些摄影师确实拍摄了一批专题,但在国内的报刊上却很难露脸,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商业社会对摄影的人文价值和传播价值的侵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颠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日益严重。从世界眼光来看,商业图片(广告摄影)占据了图片市场60%70%的份额,一些并非从事广告摄影的摄影师也从自己的作品中去发现商业价值,一些原本不是为了商业目的而拍摄的图片越来越多地用于产品、服务或企业的形象宣传。从国内纸媒体的情况来看,新闻摄影与专题摄影的社会功能日益商业化,对图片的使用并非完全出于报道的需要,而是服务于版面的阅读率,服务于视线停留时间的长短,服务于广告。一些商业化小报(发行量可不小)对图片的使用也效仿海外报纸,不再是规规矩矩的,而是追求感官刺激。专题摄影的商用价值显著地体现在排版上,竖版不规则排列的多幅图片引导着读者视线最终落在广告上。摄影作为独立的表达方式(传播方式)的地位在表象上似乎得到了空前的张扬,实际上却受到了削弱和支配。
三、专题摄影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虽然说,电视影像具有传播媒介上的优势,但摄影仍然为电视影像所无法替代。新闻摄影是精彩与简约的结合,是一种视觉审美活动;专题摄影则在精彩、简约之外又增添了情节,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和情感需求。摄影为人类理解世界提供了一种简洁、生动而美丽的方式。连续的电子图像造成的视觉轰炸引发了观众的视觉疲劳,也产生了大量的视觉垃圾。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图像(包括摄影)霸权的出现爱恨交加,褒贬不一。然而,不管我们怎么看待它,我们都无法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或置身世外。
当代社会有两种并存的发展趋势,即麦当劳化和个性化。前者将会让人变得机械、简单而趋同,丧失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带来的乐趣,后者则会让人变得孤立而另类,丧失了同情与合作。这两种社会趋势将会严重削弱专题摄影所倚靠的社会心理基础:温情主义被暴力所替代,精雕细刻被简约所替代,含蓄细腻被裸露直白所代替,群体价值被个体价值所替代。专题摄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挑战。所以,当代西方专题摄影的一大课题和难题就是求新求变,读者要求杂志有新意,杂志要求摄影师的创作有新意,摄影者的报道观念和价值选择也必然要发生转变。传统的报道手法、题材和思路,已不适合当代受众的阅读和心理需要,自然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然而,不管怎么变,只要人类还有基本的情感需求,每个人还需要外界的理解和关心,专题摄影就有它的生存空间,尤其在受众每日遭受信息轰炸而变得日益麻木和异化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专题摄影来浸润心灵。可以这样断言,当情感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时,专题摄影的社会价值就要回归。
案例标题: 专题摄影不应淡出历史舞台
内容简介: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专题摄影这一报道形式的本质、功能、价值、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从市场的丛林中为专题摄影找到一条生存发展的出路。
:专题摄影 意义 价值
2.案例:如何才能拍摄到一组成功的专题摄影作品
http://blog.zjol.com.cn/127031/viewspace-214903
我们都知道,在新闻和纪实摄影中,对于同一个事件,一组经过用心的拍摄并精心编辑的摄影专题要比单幅的作品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在热爱摄影的朋友中喜欢拍摄专题的也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才能拍摄到一组成功的专题摄影作品呢?
对于专题摄影,骆飞《论专题摄影的突破与创新》一文中给出了以下的定义:专题摄影是相对于独幅照片而存在、由多幅照片、围绕一个主题、按照一定的结构原则而集合成的组照。
美国《生活》杂志也曾经对本社的摄影记者提出过8点要求,这8点要求至今仍被专题记者称为图像八股,被公认为拍摄专题摄影的基本原则。
LIFE》的编辑要求摄影师要拍到至少以下八个方面的照片:
1、全景或者对主题带有介绍性的照片:通常是广角或者是从高角度观察的全景镜头;
2、中景:对一群人或者一些活动的描写;
3、近景:把镜头集中到专题中的某一个元素,例如人物的手或者建筑物的细节;
4、肖像:或者是人物表情丰富处于情感高潮的面部特写,或者是人物处于他的生活环境中的照片;
5、关系照片:表现人物之间交流的照片,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
6、典型的瞬间:对于这个专题有概括意义的照片,包含许多专题的关键要素,通常也被称作决定性瞬间;
7、过程照片:包括开始经过结束,前后的比较。过程照片使专题具有一种发展运作的感觉;
8、结束性的照片或者可以称作结尾,将故事引向结束。
前者给出了专题摄影的基本定义,后者虽只是确立了专题摄影在手段上的最低要求,但不难得出该杂志社对专题摄影概念的理解。
应该指明的是,在前面两段文字中出现了同一个词---“主题,曾有人将纽摄摄影三原则概括为六个字:主题、主体、简洁,觉得很贴切。这里的主题就应该理解为专题摄影作品的观点,一个代表了拍摄者对事件的理解和看法的观点。
相关知识点:专题摄影的拍摄。
案例标题: 如何才能拍摄到一组成功的专题摄影作品
内容简介: 介绍了如何拍摄一组成功的专题摄影。
: 专题摄影 洛飞 《LIFE
3.案例:影像与结构——30年后的唐山地震孤儿》专题摄影谈
http://voice.chinafotopress.com/11th/be_black.htm
专题摄影的拍摄似乎已经不是这几年新闻摄影界的热门话题。在90年代中晚期的热潮中,一轮高过一轮的讨论,以及摄影记者积极主动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并且熟悉了专题摄影的操作流程。今天,很多报纸都有固定的专题摄影版面,在按部就班的操作过程中,这种摄影形式也给读者造成了视觉疲惫,让摄影记者产生惰性。而在刚刚结束的唐山大地震30年的报道中,《新京报》的摄影记者赵亢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给我们讲述了唐山地震孤儿的故事,这带给我们对专题摄影这种摄影形式的一些新的思考。

相关知识点:专题摄影的拍摄和编辑。
案例讨论: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案例点评:
背景:
赵亢的这组专题,以人物肖像为主要线索,整体结构是30年后地震孤儿的肖像。但是摄影师在其中又以两种并列的方式展现他们的生活,线索一是这些地震孤儿现在生活状况的环境肖像,线索二是地震孤儿在烛光下的肖像,摄影师试图用这部分影像展现被摄对象的内心世界。整组影像的拍摄,计划性很强,并且意图明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赵亢说
1976728日凌晨34253秒,唐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7.8级强烈地震,百年城市毁于一旦。
30年后,对于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国内的很多主流媒体在版面上都不遗余力的探求着当年历史的细枝末节,传媒异乎寻常的热情覆盖了当月所有的新闻事件,其中不难看出,媒体人文关怀的程度更高,重大事件的可读性依然占据着读者的视野。
对于当时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下发生的自然灾害,观者必须用一个理性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一个城市和人们记忆中的情感,从文字入手是可以较为清晰地将记忆条理,但如果从报道摄影的角度,去再现30年的过去与现实,从表象看,操作起来有诸多难点,
1,事件发生的时间跨度较大。短时间内用图片表达,故事结构过于松散。
2,人物众多,切入的主题不好选择,如果反映个体,与唐山回顾报道的重建、救助,以及互助精神的整个调子不符合。
3,用报道摄影常见的表现手法再现30年的情感,影像的语言稍先干涩。
4,新闻报道的尺度(政治敏感度)。
我的拍摄想法:
7月中旬,我随手翻看路边地摊上的旧书,一篇国外关于印度早期时尚生活的报道吸引了我,作者几乎抛弃了叙事结构,完全采用罗列那一时代生活用品的呆照方式。我当时觉得这一手法依然可以在唐山地震回顾这一时间夸度巨大的题材上继续使用,这样可以回避许多叙事结构中拖沓的时间问题,同时对于报纸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尝试,当然在拍摄手法上它已经不新奇,但仍然值得一试,只是方法问题,也就是什么样的视觉效果。
唐山不是孤立的建筑群,而是人为存在的情感记忆和物质圈子。所以人的特写肖像和环境肖像并存,成为在拍摄之初就已经定下的操作手法。用画面的影调色彩和人物的生活呆照来讲述一个过去式的故事。但在实拍时,人物往往不会按照拍摄者的意图进入特定情绪,甚至有连续3个小时一张照片都没有的情况,问题主要是出在我们的交流方式上,对方习惯我提问,他回答的采访式接触,而不是主动的讲述。一旦话题中断,人物的情绪就迅速消失。所以只有耐心地等待瞬间的出现。整组人像全部是在晚上或很暗的环境用烛光照亮,我想传达的含义就只有一个,那个事件发生在夜里。但从夜里走出来的人,依然坚强的活着。
专题完成后的反响
新京报已三个整版(一个黑白,两个彩色)的巨大篇幅将14张图片组成的摄影报道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多数圈内同行认为这是国内报道摄影中一次新的尝试,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较为统一。但也有人认为这组报道不应该属于常规的新闻报道模式,从叙事结构到拍摄方法都剑走偏锋确实吸引了一定的眼球。但故意营造出的画面色调是否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还有待商榷。
在我看来新闻的意义就在于传播效应,报道摄影的责任就是真实还原事件本身,只要不夸大,不杜撰,不伪造就是真实的新闻事件。而任何一种画面形式(包括色彩、影调)都只是表现手段,它既有吸引读者,也有沟通拍摄者、观者,三方面的重要协调功能,同时是传播的铺垫。一种准确的表现形式,使新闻照片所具有的功能性可以发挥到极至。
整组报道看来,图片报道的独立性、摄影记者的自主性和图片编辑在报道中的编辑思路,在版面的最终效果上充分体现出视觉优先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媒体平台对于新闻视觉化的理解给予视觉优先权的坚决执行,提供了这篇摄影报道从构想到实施直到最后成功上版的唯一可能。
王诺说
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目击《30年后的唐山孤儿》,我认为赵亢与小鱼(文字记者)的付出占了8成,作为图片编辑,我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出发前告诉记者规避一些风险和后期的版面加工。
关于唐山的目击我曾经和另一位摄影记者在清明节前合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见报。但是几个月后,当赵亢跟我提及他的思路时,我觉得他的想法更可行,角度也很好。虽然之前很担心,但是拿到图片和初步的文字后,老实说,我自己被使劲的感动了一把。目击的版面向来最多是个连版,但是读过文字和图片后,我觉得两个版无法承载。在与视觉总监何龙盛沟通后,他支持我的想法,最后在他的争取下,我们为这组照片争取到了3个版面。
后期让赵亢和小鱼补充一些细节和文字时,我发现,他们的采访很扎实。当然,也有一些或许不是遗憾的遗憾,比如我在想,如果主图里,坐在孤儿院房间里的赵士忠身后的电视机打开,最好是雪花,效果会更好,为此,赵亢仿佛很痛心的遗憾。可是,摄影本就是种遗憾的艺术,一组摄影报道也是。而这仍然是一组成功的报道,因为关键是赵亢在出发前的创意,就已经胜利了一大半,而具体操作中的表现手法、沟通技巧和细腻到位的文字,又一向是他的专长。
这个报道也让我思考,作为图片编辑,到底能做到多少。普遍现象是,图片编辑的前期深入是个软肋,其实大型的策划报道中,应该更多鼓励编辑与记者共同采访,这样,很多问题在采访过程中就可以达到共识,这点目前在《新京报》还未成行。另外,摄影报道的方式的多元化,也是一种趋势,尤其是在深度上进行扩展。而这个时候,如果摄影记者不能驾驭,图片编辑应该主动出击,与摄影记者共同完成。
(注:王诺是这组版面的图片编辑)
任悦说
对于专题摄影,有两句话我印象深刻,一个是生活画报出版的《报道摄影》一书中提到的——专题摄影是摄影复杂而有趣的终极形式。我觉得这句话揭示了专题摄影的奇妙的本质。当你试图把多张照片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如同玩弄积木或者是进行一个拼图游戏。如何用影像结构一个故事?似乎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影像的叙述逻辑非常重要,怎样才能以清晰的结构将故事讲清楚,一不小心就会走入迷宫。
另外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话是——能够写好句子的人未必能够写好诗歌,因此能够拍好单张照片的人未必能够拍好专题。这是罗伯特普雷基在荷赛讲习班上讲过的一句话。专题摄影不是精美照片的简单堆砌。你的故事线索是什么?你怎样通过照片之间的连接将故事讲清楚?很多时候,摄影师出发之前,头脑里应该已经有了关于拍摄逻辑的详细蓝图。
90年代,中国新闻摄影业界开始探讨专题摄影的拍摄和编辑方法,经典的专题摄影结构方法成为我们普遍认同的一种拍摄方式,所谓经典方法是尤金史密斯等人建立起来的,在《生活画报》中常见的拍摄方式,也被我们称作八股文,从故事的开始,到高潮,最终到结尾,有一个完整的结构。
但是这种八股并不是专题摄影讲故事的唯一方式,也有很多摄影师在不断创新,赵亢的这组专题就是一个有趣的尝试。以肖像为主要线索讲故事并不新鲜,但是你采用什么样的路径进入呢?是全部抓拍还是拍环境肖像,是用120还是135,是黑白还是彩色,这些手段还必须和你的摄影题材相结合,这里面可能会产生数十种组合,因此设定自己的拍摄结构需要进行深思熟虑。赵亢使用两条线索讲故事,达到了站在今天追问过去的目的,同时还保证两条线索都很清楚,交叉在一起并没有让我们感到混乱。因此这个结果看似非常简单,却避开了很多陷阱。从影像表现力的角度来看,这组《30年后的唐山地震孤儿》还突破了传统的报道摄影师和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当被摄对象直面镜头,他们实际上是和摄影师合作完成这部作品。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背景是,赵亢是一个报纸的摄影记者,报纸的摄影产品往往是快速的,易于理解的,但是《新京报》却在自己的目击版面中给予这种深入表达一个空间,给赵亢的这种似乎很杂志化的表达一个空间,让读者在快浏览的过程中也能停下来进行慢思考。
当然,这组专题也许还存在瑕疵,比如烛光下的肖像系列还可以斟酌,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简洁有力地传达出了作者的思考,为我们拍摄专题的结构方式带来启发。
案例标题: 影像与结构——30年后的唐山地震孤儿》专题摄影谈
内容简介: 完整再现了一组专题摄影报道的拍摄和编辑过程。
: 新京报 专题摄影 30年后的唐山地震孤儿
二、图书及资料
.《专题摄影》
编著: 张韫涛 靳福堂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2.《中国摄影发展历程》
作者:吴群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1986
3.《专题摄影的困境》
作者:柴继军
专题摄影------百度百科
2010普利策专题摄影奖------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0/0415/A20100415640208_2.shtml  

 

第四部分:练习题答案  

1. 《生活》对专题摄影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专题摄影与美国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生活》杂志的招牌。《生活》创刊号上,专题摄影产生了一个飞跃。他们的专题照片与从前那些专题摄影已经完全不同。从拍摄角度来说,它已经不是局限在一个空间简单地记录一个事件的经过。作者顺着一个主题,不断地深入、不断地追寻,引申出几条线索来叙述一件事。
2. 为什么摄影记者在拍摄专题摄影时会存在题材单调的问题?如何解决?
单调的原因可能是:
或许是因为最早介绍给中国摄影师的是尤金史密斯的专题作品如《乡村医生》、《助产士》,并且获得国际大奖的一些中国的专题也都是一些类似的题材,如乡村杂技团等,摄影师就认为专题摄影的题材就无非是这些内容:反映一些边缘、陌生的生活,于是一窝蜂地在这上面做文章。
摄影记者缺乏对社会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这些题材容易出画面,摄影者想投机取巧走捷径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摄影者不应该固步自封,而是要多观察身边的人与事,开启创新思维,对社会有敏锐的洞察力。
3. 专题摄影存在几种结构方式,如何寻找适合的结构方式拍摄?
专题摄影的结构方式主要有:
平行并列的结构方式。以主题为中心展开的结构方式。按照事件的发生的前后逻辑顺序结构的方式。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通过这种形式,把一些零散的照片组成一个整体,来达到为主题服务的目的。
4. 被动的图片编辑和主动的图片编辑对于专题摄影的编辑有什么不同?
专题摄影的编辑一般分为两种模式:
所谓搜集组合稿件,即编辑收集手头的图片资料,对之进行总结组合,配上文字,最后将之编辑成一组专题摄影;所谓共同完成,是编辑策划选题,然后找到摄影师与文字记者,在编辑部的指导下,进行采访拍摄,最后将所得的文字与图片编辑成一组专题摄影。这两种方式的前者是被动接受稿件,后者则是主动进入选题,因此后者对专题的编辑更有创造力。
5. 分析下面这个专题摄影版的编辑特点。(略)
 

   

 

 

 

 

   

 

上一条:第十三章 新闻照片说明的编写

下一条:第十一章 新闻摄影瞬间的获得

关闭窗口

高校主站  版权所有